甘肅康縣華泰黃金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,經營范圍為黃金資源勘探、開采、選冶。礦山位于甘肅省康縣城關鎮江家灣村尚家溝,選礦廠、尾礦庫位于康縣長壩鎮吳家壩村改板溝。 公司成立之初采取堆浸工藝生產。為了減少環境污染,積極響應國家的環保政策,同時也為了提高選冶回收率,充分利用低貧的礦產資源,華泰公司于2007年停止了堆浸生產,準備建設選礦廠、尾礦庫。 在核查了礦產資源、進行選礦工藝論證后,該公司確定了全泥氰化、無氰解析的選礦工藝和尾礦干式排放工藝,積極辦理各種手續,進行工程建設。經過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和建設方的共同努力,于2014年8月完成了選礦廠、尾礦庫施工。2014年8月28日,該公司開始以原有堆浸廢渣為原料進行試生產。 公司采礦能力為200t/d,利用堆浸廢渣250t/d,選冶能力450t/d,最終產品為合質金,設計年產量140kg。 生產規模:年產量140kg合質金 主要原輔材料:金礦石、鋼球、白灰、活性炭、金蟬、炸藥 主要生產工藝: (1)碎礦流程 采礦供礦粒度≤450mm,選冶廠為中型規模,球磨機適宜的給礦粒度為10~15mm,因此根據該礦的礦石性質,設計確定:碎礦將原礦由450mm破碎至入磨粒度12mm,故設計碎礦工藝流程采用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。 (2)磨礦流程 采用兩段閉路磨礦流程,磨礦細度-0.074mm占90%。第一段分級采用螺旋分級機,其分級細度為-0.074mm占60%。第二段分級采用旋流器進行分級,其分級細度為-0.074mm占90%。 (3)炭浸 水力旋流器溢流經兩次重選后得到粗砂金,重選尾礦經除屑篩除屑后,進入高效濃密機進行浸前濃縮。濃密機溢流作為回水返回利用。濃密機底流經調漿控制礦漿濃度為40%后進入炭浸系統。炭浸系統前2槽為預浸槽,后6槽為炭浸槽,炭吸附后的礦漿通過安全篩回收細粒載金炭后,送至尾礦壓濾車間,安全篩篩上細粒載金炭集中送熔煉回收金;钚蕴亢偷V漿呈逆向運動,載金炭從第一臺炭浸槽中提出,經提炭篩與礦漿分離后,送解吸電解車間。綠金加入第一臺預浸槽,補加的活性炭加入最后一臺炭浸槽,并定時定量依次向前竄動。 (4)解吸電解 解吸電解為閉路作業,采用目前較先進的高溫高壓無氰解吸電解工藝。載金炭送入解吸柱解吸,所得貴液經過濾后進入電解槽,金在陰極沉積,并定期取出載金鋼棉送熔煉。 (5)熔煉 載金鋼棉、粗砂金經酸洗、干燥后,加入適量熔劑(碳酸鈉、硼砂、玻璃粉)置于中頻爐進行熔煉,最后鑄錠形成合質金錠。 (6)尾礦壓濾 炭浸吸附后的尾礦礦漿送至尾礦壓濾工段,經壓濾機壓濾后沉淀下來的尾礦污泥經膠帶輸送至尾礦堆場,剩余水分用于回水利用。尾礦排放采用壓濾后干堆尾礦的方式。 職業病危害因素:粉塵:矽塵、電焊煙塵。 化學因素:氧化鈣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一氧化碳、錳及其化合物。 物理因素:噪聲、工頻電場、紫外輻射、照度。 |